找到相关内容423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什么是“开悟”

      开悟,即是对生命及宇宙本体实相的真实发现和觉知,又称见道,也叫开心入无漏智,亦名明心见性。   开悟,是佛法修行中的一个重要证量名词,它既是有为法和无为法的转折点,也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分界点。...对于开悟中的气脉变化反而介绍得比较清楚。只是一般人未得灌顶许可,不能窥见其中奥妙而已。  由于开悟时上述气脉变化证量的决定性存在,所以,不同的佛法修行流派对此皆有大致统一的描述,譬如,“入流”、“入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3153718.html
  • 修心的戒律

    任何造成他人精神伤害、痛苦的话语。   我们不应使用欺骗的伎俩把自己艰困的工作或障碍加诸别人,而使一个弱者无法承担。赛马时,大家全神注意跑最快得奖的马匹,但在佛法修行上,则不应期盼名利,得更多好处,或...    当我们一开始修习菩提心时,便要持守小乘、大乘、金刚乘的戒律,同时,不要误解教义,例如:为消除“我执”,做出自毁或无意义的举动。我们应以古来过清修生活的男女行者为榜样。修行不能断章取义──...

    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注撰 谢思仁 中译

    |修心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1641103639.html
  • 放松:持诵之钥

      持诵经、咒、圣号,是很多修行人的日常必修课。持诵的无量功德,在于修行人以念力契应佛法,获得佛菩萨的悲愿加被,增福消业,培养禅定力,减少我执,增进菩提心,开发空性的智慧。净土法门中的持名念佛...白念了。于是,这些刻意的追求,产生无端的压力和烦恼,扰乱了持诵者应有的宁静心境,偏离了佛法修行的宗趣,从反面印证出放松的重要与殊胜。   藉着放松来取得持诵的专注力,其本质在于用佛法来修持佛法,使修持...

    李炳时

    |放松|持诵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23061930085.html
  • 修心的戒律

    话语。  我们不应使用欺骗的伎俩把自己艰困的工作或障碍加诸别人,而使一个弱者无法承担。赛马时,大家全神注意跑最快得奖的马匹,但在佛法修行上,则不应期盼名利,得更多好处,或利用各种方法去获得财物。我们不...当我们一开始修习菩提心时,便要持守小乘、大乘、金刚乘的戒律,同时,不要误解教义,例如:为消除“我执”,做出自毁或无意义的举动。我们应以古来过清修生活的男女行者为榜样。修行不能断章取义──不能仅容忍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1439372.html
  • 《菩提路漫漫》自序

    也时常在想:为什么许多人皈依多年,却未能对三宝生起应有的信心,使信仰流于表面的形式;修学大乘佛法,却未具菩萨行者的发心及慈悲情怀,使佛教予人消极、出世的印象。原因何在?我发现,正是由于对佛法修行的根本...将佛教视为封建迷信的中青年来说,这种人本、理性而贴近现实的佛法理念,以其特有的亲和力,更易为大众接受。   “人生佛教”的理念由太虚大师率先提出,因其契机,半个多世纪以来,在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4442520.html
  • 社会科学研究与佛法

    ,而鼓励修行者由对自身的观照,对佛法的体认,渐次改善习性,促进心性成长以达解脱。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法强调反覆检证,与佛重实践验证有相似性,前者提供的研究注意事项或有助于佛法修行者的借鉴。因自己所知有限,...或可信度低的资料不可能帮助我们获得适当的结论。佛法重在自观感受、念头,以如实了解三毒(贪嗔痴)因缘。一个修行者如果对自身感受、念头或动机有丝毫自欺欺人或不愿面对事实的态度,则对因果之推演将有阻碍。  ...

    翁俪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951724.html
  • 从邯郸学步说起

    这扔在了脑后。及至今天再回过头来看,我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智慧,因为我自己在佛法修行上也曾这么“爬”过,吃过了苦头,在这里先买个老,兜售几句,希望大家修行参悟佛法不要犯这样的错误。   一般人们学习佛法...从邯郸学步说起  能够看到有这么多人对佛法感兴趣,乃至学习、揣摩、修习佛法,我甚感欣慰,但看到许多人还在迷途中,乃至走上了岔路、歧路,甚至邪路,所以忍不住又要说几句。  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讲一个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957031.html
  • 切莫对佛法用“儿戏”般语言

    佛子介绍浏览了一篇文章,其中的观点是“高僧的肉身不坏”是“木乃伊”,于是末学在其博客留了言,在随喜赞叹其博闻多识的基础上,指出了其对于佛法修行、修证的无知见解。由于该文属于那种点击率很高的博主,所以...存在,那么只能是尝试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还不完备。精神的研究更在于“心”之活动,或许现代科学观中结合了“精神因素”,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“超自然现象”了!  其次,该作者把佛教作为宗教看待。佛法不是宗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5457634.html
  • 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联系

    之正知正见,明白三乘菩提之异同,了然修证佛法之次第。如此则修行佛法的盲点已摧灭也。那么学子如何拓宽佛法修行之瓶颈——突破修行之行门,如何进求大乘之真见道——明心见性,将于下文(第二部分)作重点阐述。 ...六住位。须至破初参明心,证得“识缘名色”之识(阿赖耶识),确认不疑,方名“般若正观现在前”,成七住不退心。  3 声闻法与缘觉法也是菩萨修学大乘佛法的基础。菩萨如果没有修过声闻、缘觉的法他就不能讲二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1268142.html
  • 和谐

    时间来诵心经,佛法一大藏教的精华在般若部,般若部的精华在600卷大般若经,600卷大般若经的精华在这200余字的心经。所以我们每天来虔诚的读诵心经,实质就是抓住了佛法修行的总纲。 如《解深密经》云:...。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。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。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卷五,持地菩萨叙述其因地修行的因缘时说:我于尔时平地待佛。毗舍如来,摩顶谓我,当平心地,则世界地一切皆平。由此可见,佛家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0975307.html